12月13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绝不让历史重演,这是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所在。本报推出特别策划,以缅怀那些死难的同胞。
日本关东军于1932年12月5日下午侵入海拉尔。随着海拉尔要塞的建成,大批兵种繁多、数量庞大、指挥系统不一的部队进驻海拉尔,兵营布满市区四周,海拉尔成了名符其实的“军都”。
早期的驻防部队
(一)骑兵第1旅团
是日本仅有的四个骑兵旅团中的第一个,组建于明治年间。1932年6月由日军参谋本部调来我国东北,编入关东军序列。同年6月15日由大连登陆后,直接赶到齐齐哈尔一带,配属于关东军第14师团,转战于克山、拜泉、明水、海伦、巴彦、庆安等地对马占山部作战。1932年12月5日和由第7师团临时划归第14师团长松木直亮指挥的混成14旅团(旅团长服部兵次郎少将)部队一起侵入海拉尔。从此,骑兵第1旅团便作为第一支侵入海拉尔的关东军部队,在海拉尔驻防数年。以装甲列车为先导的混成第14旅团步兵第26联队,在海拉尔站稍事休整,便继续乘车西进,于翌日凌晨侵驻满洲里。
骑兵第1旅团长是高波衤右治少将。
骑兵第1旅团到海拉尔后,进驻西头道街原市看守所及其以北的“道木房”附近原东北陆军第15旅的旧营房。大约在1934年前搬迁到西大街。
(二)骑兵第4旅团和骑兵集团
约于1933年秋调入海拉尔,旅团长茂木谦之助少将,下辖骑兵第25联队、第26联队,骑兵的编制情况与第1旅团同,但配属的其他兵种有所加强。其部队营址暂未查明,可能与第1旅团同驻一营区。
骑兵第4旅团到海拉尔后,连同此前早已驻海的骑兵第1旅团,合编为关东军直辖的骑兵集团。各旅团的内部编成均按原建制序列保持不变。骑兵集团长由笠井中将担任,1937年8月由莲治蕃中将继任。
该骑兵集团所属部队自1934年起即轮流抽调赴华北作战,到1938年7月便全部调往察哈尔、绥远和蒙疆地区。
(三)涩谷支队
1935年初关东军在伪满“西北地区”的军事部署基本就绪后,不断在“满、蒙”边界制造摩擦,进行军事挑衅,以试探苏、蒙军事实力和政治态度。但几乎每次挑衅都遭到蒙方迎头痛击,使西北地区防卫司令官即骑兵集团长深感骑兵虽有机动灵活、快速突击的优势,但由于兵种单一,加上重兵器不足,难以胜任对苏蒙的威慑作用。为加强骑兵集团的实力,关东军司令部决定于1936年2月由驻公主岭的战车第1师团抽出部分兵力组成一个特遣支队,派来海拉尔,暂配属于骑兵集团长笠井中将的指挥下行动。尽管这个支队的兵员人数仅相当于一个加强大队(营),但武器装备却得到特殊加强,支队长涩谷是大佐(上校)军衔,是按正联队级配备的。
该支队来海拉尔不久便直接开往贝尔湖西岸边地区阿萨尔庙附近集结备战。同年3月末涩谷率支队越过边界深入蒙境阿达格多兰地区,遭到蒙方地面猛烈反击,随后苏蒙空军12架轻型轰炸机也参战,涩谷支队受重创后向北方退却。期间日机7架也前来接应助战,又引起一场激烈空战,涩谷支队这次越境挑衅以惨败告终,兵力受到很大伤亡,装甲车全部被击毁,涩谷率残部逃回休整补充。1939年7月随安岗坦克师团残部撤回驻地公主岭。
(四)宪兵和特务部队
1、关东军海拉尔宪兵队
始建于1933年末,初为宪兵分队建制,隶属于齐齐哈尔宪兵队本部,分队长是秋筱贯三少佐,分队驻车站街(今铁路列车段劳服公司院内)。1936年关东军宪兵队扩编,海拉尔建立了宪兵队本部(驻地在仁德里街,今农垦医院门诊部二层楼房即其原址),直属关东宪兵司令部。
各级宪兵队中大多数是日本军士或军官,统称为宪兵,也有少数朝鲜人,其身份是“宪兵补”,而所谓“满、蒙系”人员在宪兵队内的正式身份则是“宪补”。各宪兵队中除上述正式在册人员外,还有大量以社会的各种职业场所为掩护的特务接头、联络活动据点和专职或业余特务情报人员,仅据海拉尔宪兵队本部及直属海拉尔分队1939年一个年度的资料统计,他们就拥有“联络员”、“秘侦”和“嘱托”等不同层次身份的特务分子290多人,有60多处特务活动据点。触角遍布全市各行业,如浴池、理发业、旅馆、饭店、赌场、妓院、商场、照相和协和会、劳工协会、马车组合等各种社团中均有宪兵队的活动据点,在当年全市3万人口中,几乎每百人就有一个是暗藏的宪兵队密探,造成“谨防隔墙有耳”、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
2、海拉尔特务机关
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正式名称是关东军情报部,总部设哈尔滨,并在全“满洲国”各地设有14个支部,海拉尔的特务机关即是其中支部之一。特务机关是个机构庞大密布边境的间谍特务部队,其人员以现役关东军官兵为主,但也有些雇佣的朝鲜人、蒙汉族和白俄分子担任“嘱托”等文职人员。
特务机关在各地设有数十个特务活动据点“出张所”(办事处),还有秘密监狱以及若干个“栖林训练所”,还直接领导指挥设在海拉尔的白俄别石柯夫独立骑兵支队,领导各地的“白俄事务局”。
他们以人数不多的机关在编官兵为基础,编织了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庞大情报网。他们所领导掌握的外围情报关系是“嘱托”、“谍者”。特务机关长的官阶一般都是中佐,1941—1943年有一任是大佐。特务机关除全面搜集国内各方面情报外,还重点地直接进行对苏联和蒙古的越境情报派遣工作。
1945年6月与海拉尔宪兵队合并。8月9日进入海拉尔要塞河南台阵地参战,8月18日向苏军缴械投降。
要塞“专守防卫部队”
(一)独立第8国境守备队
“专守防卫部队”是专门负责要塞区防御作战的部队。承担海拉尔要塞防卫的部队是第8国境守备队(代号840部队)。该守备队于1938年7月进驻海拉尔,并接管了要塞各阵地的全部防务。该守备队和“全满”各守备队一样,都是由关东军各师团及其在日本国内留守部队人员中抽调编成的。
守备队按独立旅团配备。其司令部(代号611)原址设于海拉尔河西今陵园街农垦医院办公室的二层办公楼。
守备队首任队长是矢野音三郎少将,第二任是阿部平辅少将,第三任是千田贞雄少将,第四任是石田保忠少将。
守备队下辖5个地区队,分别驻守要塞四周的5个阵地。各地区队长都是按联队级主官的最高军衔——“大佐”配备的。
关东军早期建立的各国境守备队,其建制级别多为旅团级,其兵力配备一般也相当于或少于步兵旅团,但其重火器配备则往往数倍于普通旅团。
第8国境守备队始终是关东军所有国境守备队中兵力最多、火炮等装备最强的一个。
按照关东军的设想,依托附有布雷区、反坦克壕、铁刺线、交通壕、散兵坑、钢筋混凝土的地下通道和地面永备工事,再加上强大的火力配系,要塞守备的每个地区部队(一般为步兵大队,相当于营,但配有较多的火炮和重机枪以及相应数量的工兵)在防御作战中,必定坚不可摧,足以发挥日本人所说的“一人十杀”即“以一抵十”的威慑作用,也就是一个大队抵挡敌一个师团的进攻。而一旦转入进攻,也同样会是一支锐不可当的突击队。
1939年夏的诺门罕战争,给第8国境守备队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该守备队核心阵地的二地区(河南台)部队长长谷部壑大佐被点将亲率由精选的官兵组成一个支队与关东军第7师团第28联队的加强步兵大队(木尾川大队)一起固守诺罗高地,并于8月27日被苏军一举歼灭,长谷部壑大佐因战败“自决”。
1944年10月,第8国境守备队和已调任菲律宾的原23师团余部,合编为新组建的第119师团,其原承担的要塞防务随后于1945年2月改由新编成的第80独立混成旅团接防。
(二)独立混成第80旅团(代号:703部队)
这个旅团是在1945年2月下旬刚刚组建的新部队,用以取代此前已改编为第119师团的原第8国境守备队,并接管海拉尔要塞阵地的全部“专守防卫”职能和驻地兵营。第80旅团的兵员是以原第23师团留守官兵为基础,加上新征入伍的“初年兵”和再次征召入伍的老退伍兵组建起来的。
第80旅团的旅团长野村登龟江陆军少将是个老资格职业军人,日本陆军大学第21期毕业生。1939年诺门罕战争时曾任伪满兴安军中将师长,因战败在战后被勒令退出现役,安排在某地“协和会”任职。1945年初被重新征召服现役。
第80旅团是个新建部队,到战争爆发时组建还不到半年,兵员也尚未配齐,处于缺编待补状态。开战当时第80旅团的全部兵员只有7000人左右,去掉派驻扎赉诺尔、乌奴耳等地的6个中队,海拉尔的兵力还不到6000人。
1945年8月9日上午,第80旅团所属各部队首先按预案分别进入各自阵地,随后由第119师团留守人员抽调增援的部队以及紧急征召入伍的“在乡军人”、伪警察等武装人员也相继到达,使要塞区各阵地的总兵力达到约8000余人,在旅团长野村登龟江的指挥下据险顽抗,垂死挣扎。到8月18日上午,野村少将率敖包山、河南台阵地的残部3800余人向苏军投降。
关东军其他驻防部队
(一)步兵第23师团(代号:旭703部队)
属野战师团,于1938年7月由日本调来海拉尔,师团司令部位于沿今呼伦路上山约1公里处北侧的一所二层楼内。师团长为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第23师团来海拉尔当时官兵总人数16000多人,属于日军常备师团的乙级编制。
第23师团来海拉尔第二年即1939年5月,即倾巢出动投入震惊中外的诺门罕战争。共出动官兵15978人,伤、亡和“失踪”12230人,全师团平均“损耗率”达76%,损失最重的骑兵联队被全歼,联队长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步兵第71联队伤亡率达94%。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少将战死,步兵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被炸死。其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抱雷自杀,炮兵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步兵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剖腹自杀,搜索联队长井置荣一中佐被俘遣返后被迫以手枪“自决”。另有师团步兵旅团长小林少将腿被炸断,步兵第72联队长酒井美喜雄左臂被打断。第23师团在诺门罕战争中损兵折将,伤亡极其惨重。战后该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因战败责任被勒令退出现役。师团在残留的三千六七百人基础上重新补充整编。
1941年初,日军根据作战地区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把常备师团整编为驮马师团,车辆编制师团和机械化师团三种类型编制。第23师团被整编为机械化师团。
1944年7月后,因太平洋前线吃紧,日军总参谋部决定将第23师团分批调往菲律宾,留守人员于1944年10月与第8国境守备队合编新成立的第119步兵师团,接替原第23师团的全部防务。
1944年10月,第23师团被整建制调往菲律宾参加太平洋战争,从而结束了在海拉尔的驻军史。
(二)陆军航空兵第24飞行战队(代号8893部队,1945年在台北改称9602部队)
该飞行战队相当于联队(团)级建制。二战前日本只有陆海军两个军种,空军不是独立军种,航空兵作为兵种分属于陆、海军。驻海拉尔的是陆军航空兵飞行第24战队,于1938年9月1日成立于海拉尔,驻东山现民航机场处。
诺门罕战争前夕,关东军在海拉尔又突击抢修了市郊南部的西屯机场(今西山军用机场即其遗址)。同时,将原东山机场扩大为紧紧相邻的两个场地单元,使海拉尔成了邻近诺门罕前线的最大空军基地。1939年6月26日,关东军第一次组织大型机群各种飞机137架越境轰炸蒙古塔木察格布拉格时,其中的80架战斗机是从海拉尔起飞的。
(三)第6军司令部(代号:满洲第600部队,守651部队)
成立于1939年8月初。司令部机关驻在海拉尔今呼伦路上东山坡后向南岔路边的一栋三层楼内。
日军大本营之所以决定在此设立军一级的指挥机关,是由于1939年5—6月间诺门罕战争爆发后,仗越打越大,因此由内地后方调来前线的各兵种部队也越来越多,参战总兵员已达八万以上,远远超出此前驻海拉尔的第23师团的指挥权限范围,故决定在海拉尔建立第6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在前线参战的各部队。第6军军司令官为荻洲立兵陆军中将。
1939年9月诺门罕停战,由内地临时调来参战的各部队相继撤回归还原建制,但仍有些不属第23师团指挥范围的部队继续留驻海拉尔,第6军司令部也继续留驻海拉尔,统一指挥大兴安岭西麓地区的各驻军单位。首任第6军司令官荻洲立兵中将调走后,陆续有安井藤治、喜多成一、石黑贞藏等中将继任。1944年秋,末任司令官十川次郎中将接任。
1945年1月,第6军司令部调往上海地区。
(四)独立战车第16联队(代号292部队)
1942年6月在海拉尔组建,驻地是西大街南头今呼伦贝尔学院小教分院附近原日军骑兵第1旅团第13、14联队所建三栋两层楼房处。
1943年11月,独立战车第16联队的一部(具体数量不明)被调回日本国内,余部仍驻海拉尔。1945年8月10日凌晨,苏军占领海拉尔火车站后,日军从阵地山上“用接近一个联队的步兵,在坦克协同下”向苏军进行反冲锋,被苏军击退。另据原苏军第36集团军司令员卢钦斯基的回忆录,苏军在博克图受降时曾缴获日军坦克9辆,这可能是原日军独立战车第16联队余部的一部,另一部则留在海拉尔,具体数字不详。
(五)第731部队543支队
建成于1940年12月,对外称“防疫给水班”,代号是543支队。直属于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细菌部队——“731部队”。
543支队有日军研究人员226人,他们大多是“军属”(即军队所属文职人员,着文职人员专用军服)。首任支队长加藤恒则,后由天野勇接任。支队内设总务部(计划、经理、庶务)、第一部(培养老鼠和跳蚤)、第二部(细菌研究)、供给部(器材保管供应)和训练部(业务教育培训)。
这个支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繁殖致命细菌的传染媒介物——跳蚤,除供本身实验用外,还有向731本部上缴的指标。
任务之二是饲养各种动物,有十几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动物室中饲养马、羊、兔、鸟、鸽子和数千只老鼠,其中繁殖鼠类是主要工作,培殖设施较为完备齐全。
任务之三是根据本部下达的指标,培殖炭疽伤寒菌、鼠疫副伤寒菌、赤痢菌、霍乱和结核菌,配备有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细菌的研究实验活动。
(六)第6军属下的其他部队
1945年1月,第6军司令部调往上海前,在其指挥管辖下的各部队中,除步兵第119师团、独混第80旅团、迫击炮第17大队外,还有不少从独立中队到大队和联队级的战车部队及兵站部队。
(七)步兵第119师团(代号:403部队)
此师团系原驻海拉尔步兵第23师团于1944年夏、秋陆续分批调往太平洋战场后,为填补海拉尔要塞区防务薄弱状态,而于同年10月以原第8国境守备队的主力为基础,加上原第23师团的留守人员合编而成的新师团,不足部分由应属征召入伍新兵补充。但其兵力配备却较之原第23师团削减了40%多。
1945年8月9日凌晨4时,师团长接到上级和国境前沿基层军警单位关于苏军突入边界内全面进行猛攻的战斗警报,当即命号兵吹紧急集合号,要师团直属部队官兵立即做好待命参战的各项准备,80旅团官兵则立即按各自防区进入要塞各阵地。
当日下午,师团从步兵第253、255联队留守人员中抽调700余人增援第80旅团参加要塞守备战斗,于傍晚分别进入阵地。又从各联队的每个中队各抽出5人组成爆破焚烧班,于晚8时苏军先头部队抵进敖包山北麓前将兵器厂、弹药库、兵营等重要目标按预定计划全部点燃后分批撤往大兴安岭西部预设阵地。
8月18日,师团长盐泽清宣中将奉命率残部8438名官兵向苏军投降。
(八)独立迫击炮第17大队(代号不明)
该大队是1944年10月和第119师团一起新组建的,驻地在海拉尔东山下今学府路南端。它不属驻海拉尔的第119师团和独混第80旅团编制序列,另有单独番号,是第四军直辖的独立大队。
1945年8月开战时,该大队整建制归为独立第80旅团指挥,参加海拉尔要塞作战。后随第80旅团残部一起投降。
伪军部队
伪满“建国”伊始同日本签订的《日满议定书》明文规定,所谓“满洲国”的“国防及维持治安”,全部“委诸”日本。一旦发生战争,“满洲国军”不论其原来隶属关系如何,一律须就近听从驻地日军防卫司令官统一指挥。故驻海拉尔的伪军部队,属于关东军的指挥序列。
日伪统治时期,驻海拉尔的伪军部队按平时隶属关系和指挥系统,分为三部分:一是伪第10军管区系统,二是伪宪兵总团第10宪兵团,三是由日本关东军情报部(特务机关)直接领导指挥的白俄军“别石柯夫部队”。
(一)第10军管区司令部及其所属部队
伪第10军管区司令部及其所属部队是1940年3月由原伪兴安北警备军改编而成。司令部驻海拉尔今健康街健康小学以南路西。原址战时被焚毁。两个骑兵团和1个山炮营开战当时驻南屯。
(二)第10宪兵团
为加强对伪满洲国军的军事司法工作,日伪当局于1934年7月创立了宪兵训练处,积极培训骨干,筹建宪兵。随着1936年第一期宪兵学员的结业,分期分批地开始往各地派驻宪兵。
1937年6月,日伪在“兴安地区”设立了4个宪兵队,其中在现呼伦贝尔市境内设有海拉尔宪兵队(编制15人)和博克图宪兵队(编制20人),他们各自独立并直属于伪军政部宪兵司令部。
1940年3月,海拉尔成立伪军第10军管区后,海拉尔宪兵队也改编成直属于伪治安部宪兵总团司令部的海拉尔第10宪兵团,原博克图宪兵队改编为第10宪兵团博克图分团。
(三)白俄别石柯夫部队
日伪统治时期,在驻海拉尔的武装部队中,有一支由清一色白俄哥萨克骑兵编成的别石柯夫部队。其营房设于呼伦桥东侧路北紧靠河堤处。当时中国居民称其为“嘎杂子队”(哥萨克的谐音),是一支直属日本关东军情报部(特务机关)领导的所谓“谋略部队”。这种由白俄哥萨克组成的“谋略部队”,在伪满洲国共有两支:一支驻防“第二松花江”(陶赖召一带),以日本人部队长浅野大佐的姓名命名为“浅野部队”;驻海拉尔这支以部队长伊万·亚历山大罗维奇·别石柯夫上校的姓氏命名为“别石柯夫部队”。
别石柯夫部队大约组建于1939年,始称兴安北省警务厅警察警备队预备队,但不着警服,不佩徽章符号。日本人为他们特制了原沙俄后贝加尔哥萨克式的服装鞋帽。1942年重新改编,改着日军军装、佩伪军徽章。这支特务部队,除进行常规军训外,还进行越境、侦察、绘图、摄影、纵火、爆破、暗杀、颠覆策反、捕俘绑架等特技训练。